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news

互联网医疗迈向规范化发展 医联以“学科建设”推动严肃医疗

发布时间:2021-05-10阅读次数:

2021042308054065.jpg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互联网+医疗健康”连续3年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要求深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


整体来看,需求为线上医疗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审批设置了1100余家互联网医院,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从卫健委释放出的信号不难看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政策和监管都会趋于严格。要做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就必须要跨过监管这道“高门槛”,从更规范的服务模式、更高的医学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供给的效率提升入手。有业内专家认为,传统互联网那套“流量为王”的思路在互联网医疗行业是行不通的。互联网医疗这片兵家必争之地,最终要看的还是患者的医疗结果,能够达成真正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服务才是互联网医疗的重中之重。

啃硬骨头,做冷板凳,对结果负责。医联后续的学科建设成果对这句话做出了充分的佐证。截止目前,医联的学科建设已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慢性肾病、感染、妇科、精神心理等多个学科和病种,并联手行业专家,形成了多个病种的线上管理指南。去年,其慢病管理体系及科研数据体系还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与一些平台仅仅把“大专家”请来简单义诊相比,医联与各学科专家的合作显然更深入、更紧密、更贴近学术。医联从医生专科社交平台起步,聚拢了大量医生圈的人气。在转型做互联网医疗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在医生的专业上挖掘深度。


从慢病管理,到疾病的全周期管理;从广泛意义上的慢病管理,到如今按照各个病种进行全病程管理,医联持续不断地以学科建设为驱动,同时在云检验、云影像、云药房、云营养、云医保、云护理等平台云化能力不断完善,正如医联CEO王仕锐此前在亚布力青年论坛上所言,医联不打算在在线问诊领域去做同质化竞争,医联要做的,是服务模式更深、技术门槛更高、整合难度更大,但最终对患者结果负责的领域。


从此次医联的架构调整来看,排除外界的干扰,落实“严肃医疗”构建起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完整闭环,便是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负责,也是互联网医疗可以更好发展的必备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