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news

河南省将成立政府办核酸检测公司,第三方实验室面临行业公信力危机?

发布时间:2022-02-17阅读次数:

  据健康报消息,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由国资委牵头,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出资,河南省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指导,成立具备50万管核酸检测能力的河南省医学生物检测有限公司。

  全省“1﹢4”布局规划,郑州总部设中心医学生物检测实验室,在省内其他区域建立4个区域中心检测机构,辐射带动全省应急核酸检测保障能力。

  河南提出,将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管理,实行竞争性谈判,严格资质管理,定期开展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信。

  这意味着,河南将成立官方、国资背景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此举是否意味着官方在保障核酸应急检测能力方面,一定程度上对第三方实验室失去信任,我们不得而知。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

  面临行业公信力危机?

  对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而言,行业的自律性始终是个关键问题。目前,除了2016年前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医学检实验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试行)》,以及2020年在此基础上发布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之外,并没有其他明确、详实的监管条例。行业本身也缺乏有约束力的组织和共识。

  虽然行业内已形成迪安、金域、艾迪康、达安“四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大量分散于全国各地的第三方医检机构能否以长期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出现不按照规范,尤其是在面临突发疫情这种巨大的外部压力时,仍是未知数。

  不仅是行业头部企业,还有大量处于尾部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其服务能力良莠不齐,潜在的“暴雷”风险也会造成行业公信力的下降,对于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

  第三方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在整个医学检验市场业务量占比仅4%左右,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40%~50%的市场占比仍相形见绌。

  新冠疫情期间,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对于整个医疗系统的补充作用进一步凸显。更多先进、专业的检测设备以及规模化检测模式使得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在抗疫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迪安的“雷迪”气膜实验室还是金域的“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局部抗疫中快速提升当地核酸检测能力的过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在新冠疫情期间,以武汉、黑龙江为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检测量与公立医疗机构检测量的比例约为4:1左右。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实际承接了公立医疗机构三至四倍的工作量。

  而且在分级诊疗+医保控费的医改大背景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因契合当前的医改需求,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

  一方面成为了大型三级医院的有益补充,为他们提供高精尖的检验及诊断服务,另一方面也帮助解决中小基层医疗机构无力购置昂贵检验设备、无法开展全面医学检验项目的难题,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发布《第一批合格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汇总公布的,经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审核的,第一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质量评价合格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