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规划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能为检验人员提供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这对于提升检验科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在规划新实验室前,要充分了解每天的门急诊量与检测量、已开展的检测项目和计划开展的检测项目、期望的样本周转时间(TAT)和质量管理要求,并规划好仪器设备清单。
新医学检测实验室设计涵盖平面布局、洁净装饰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等方方面面。以平面布局为例,主要需要考虑场地选择、区域划分、人流、物流、污流和生物安全。
检验科宜设在门诊楼,自成一区,三甲医院检验科面积不宜少于1200 平方米,二甲医院检验科面积不宜少于800平方米,如果检验科还承担有较多的科研、教学任务,面积还应适当增加。
检验科平面布局应能清晰地分出“三区”,即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域之间应有隔断隔开。清洁区主要由更衣室、办公室等组成,半污染区主要由试剂库、制水间等辅助功能间组成,污染区主要由采血室、检测实验室组成。
同时人流、物流、污流应该分开。所谓“三流”应有独立的出入口,特别是污物应经专用电梯送至医院集中的医疗废物存放点。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与维护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和完善性是医学检测实验室工作高效性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实验室要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日常的维修及保养工作。此外,实验室还需定期进行安全监测,以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
实验室垃圾和废料处理
医学检测实验室的垃圾和废料处理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这不仅关系到实验室内的高效运作,更关系到人员与环境的卫生安全。实验室垃圾和废料需分类存放,如将锋利器具、化学药品等划分为相应的垃圾堆,防止风险事件发生。
整个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全面考虑的14大系统工程,包括新风、洁净、通风、空调、供电、给排水、冷藏、音响、信息、消杀、喷淋、防盗、门禁和监控。此外,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一定要预先规划,包括地面承重、下水管道、插座数量、电负荷、信息端口、不同仪器型号和仪器产热对空间大小的要求等等。同时,包括门、工作台、仪器、生物安全柜、公共走道等在内的实验区域也应符合国家推荐的空间标准。